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每周刑务观察143期 | 最高检:2023年以证据不足不起诉5万余人

发布日期:2024-02-26

重要动态

■ 最高检:2023年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0余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

■ 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四川入选一例

■ 最高检启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明确14项重点工作举措

■ 最高检: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网络犯罪28万人,同比上升35.5%,占全部刑事犯罪的18.8%

 

1.最高检:2023年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0余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

2024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加强刑事检察监督 促进刑事司法公正”新闻发布会,此为“迎两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会上,最高检通报了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的工作情况,并发布了典型案例。

一、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加强刑事检察监督、促进刑事司法公正的工作情况

(一)各类案件的逮捕、起诉情况

1.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70余万人、起诉160余万人。

2.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起诉涉黑恶犯罪嫌疑人1.5万人。

3.依法严惩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犯罪,起诉危害安全生产犯罪嫌疑人4700余人,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5万余人。

4.协同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嫌疑人近3万人。

5.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

(二)提升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质效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展监督立案、监督撤案、建议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合计14.5万件,同比上升59%,其中监督立案数同比增长1.6倍,监督立案后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达98%,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和检察建议的数量同比增加22%,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采纳率达99%。

(三)充分发挥刑事诉讼制约监督职能

切实有效发挥审前过滤把关、指控证明犯罪作用,对不构成犯罪或证据不足的依法不批捕20余万人、不起诉5万余人;对应当逮捕、应当起诉而未提请批捕、未移送起诉的,追加逮捕近2万人、追加起诉近10万人。

(四)刑事抗诉工作的五个新特点

1.刑事抗诉的力度和规模稳中有升。全国检察机关按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共提出抗诉近8000件,同比上升15%。

2.刑事抗诉采纳率明显提高,抗诉精准性有所增强。刑事抗诉采纳率近80%,同比增加近11个百分点。2019年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抗诉6起案件,目前除1起最高法已指令省高法再审外,其余均获改判。

3.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增幅超过二审抗诉。其中,二审抗诉近6000件,同比上升12%;审判监督程序抗诉1900余件,同比上升26%。

4.将大数据赋能深度融入刑事抗诉工作。最高检积极推广刑事审判监督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浙江省检察机关借助刑事审判监督大数据模型,2023年共发现法院错误判决并提出抗诉案件366件,较上年同比上升23%。

5.地方检察机关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刑事抗诉工作机制。

二、发布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检察院防冤止错监督办理王某甲等三人诬告陷害、敲诈勒索案。

人民检察院要积极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切实提升检察监督质效。本案中,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检察院依托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意见机制,经对某性侵案提前介入审查、提出侦查取证意见并加强会商指导,督促推动公安机关撤销对原犯罪嫌疑人的刑事立案,改变侦查方向、重新调查取证,查明原案控告人王某甲等三人系以被性侵为由,诬告陷害他人并借此索要财物的犯罪事实,最终查明该三人还在其他多个省份实施8起诬告陷害犯罪。经向异地检警机关通报案情、移送相关材料,三名已经被立案侦查的被害人被撤销案件或作出不起诉决定,及时避免了冤错案件发生。

案例二:最高检办理许某运输毒品“无罪”抗诉案。

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刑事审判监督职能,要围绕生效裁判所涉及的证据问题,积极补充侦查收集新证据,发挥检察技术的支撑作用,在闭合定案证据链条的基础上依法提出抗诉。本案原二审阶段,法院以证明许某为驾车人的证据不足为由,判决许某犯运输毒品罪不能成立。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提请最高检抗诉,最高检第二检察厅成立专门办案组,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工作,在检察技术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获取了证明驾车人是许某的关键证据。在此基础上,案件经最高检向最高法提出抗诉,最高法指令再审,2023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法院作出再审判决,认定许某运输毒品犯罪事实成立,判处许某死刑。

案例三:河南省郑州市检察机关监督纠正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某漏管案。

检察机关应当强化对社区矫正交付执行环节检察监督。本案中,河南省检察机关及时发现并监督纠正交付执行中的违法行为,督促法院对缓刑考验期再犯罪的漏管人员撤销缓刑,与所犯新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二十一年;立案侦查并依法对社区矫正漏管背后的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提起公诉;向相关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完善交付执行衔接制度的检察建议,有效推动社区矫正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依法保障了刑罚执行的公平正义。

 

2.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四川入选一例

2024年2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9起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包括四川乐山流浪女子被强奸杀害案;陈仓抢劫再审抗诉案;许国俊贪污、挪用公款案;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某建设公司与黄某平、张某标民间借贷纠纷抗诉案;于某兰诉山东省某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某大队交通行政处罚检察监督案;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四家煤矿企业超量疏干地下水生态环境损害民事公益诉讼案;李某某刑事申诉案;刘某等侵犯著作权、尹某某等销售侵权复制品案。

律师对上述9起案件的典型性作如下梳理:

其一,全面准确理解“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引导侦查机关做好证据的补充收集,加大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力度,加强对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和补强,在查清事实、查明真相的基础上依法惩治犯罪,实现公平正义。既重视审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又重视审查犯罪嫌疑人的无罪辩解和其他证据,综合审查判断客观证据和犯罪嫌疑人供述、辩解能否相互印证,形成完整证据链。

其二,正确理解和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规则。

如果案件确实存在“合理怀疑”,应当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依法作出无罪的结论;如果被告人的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或者无客观性证据印证,且与经验法则、逻辑法则不相符,应当认定不属于“合理怀疑”。

 

3.最高检启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明确14项重点工作举措

2024年2月25日,最高检印发《欧洲杯押注平台》(下称《欧洲杯押注平台》),并决定自2024年2月至12月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

《欧洲杯押注平台》明确,此次专项行动主要有14项重点工作举措,分别是:

1.严惩破坏公平竞争领域犯罪;

2.严惩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

3.开展对公司实控人、高管背信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监督治理;

4.开展“空壳公司”专项打击治理;

5.以“挂案”清理为抓手,加强对涉企案件的立案监督;

6.依法稳慎适用强制措施;

7.开展涉罪单位财产性判项执行专项监督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犯罪的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法律监督;

8.加强对涉企民事生效裁判和执行案件的监督;

9.加强对涉企行政诉讼监督行政生效裁判案件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监督;

10.开展公益诉讼监督;

11.加大控告申诉案件办理力度;

12.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

13.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14.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4.最高检: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网络犯罪28万人,同比上升35.5%,占全部刑事犯罪的18.8%

2024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的工作情况,并发布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典型案例。

一、网络犯罪办案数据及趋势特点

2023年1至11月,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网络犯罪28万人,同比上升35.5%,占全部刑事犯罪的18.8%。其中,起诉电诈犯罪4.2万余人、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类犯罪1300余人、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00余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7300余人。呈现如下趋势特点:

1.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大幅增多。起诉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犯罪同比上升63.5%。同时,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人员、信息、技术、资金等帮助的犯罪活动持续增多。

2.与新技术新业态相伴生,黑灰产业加速迭代升级。利用元宇宙、区块链、二元期货平台等为噱头的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涌现,虚拟货币也成为网络犯罪的新领域。

3.传统犯罪向网络空间迁移,网络犯罪样态日趋复杂。利用网络沟通便利、隐蔽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赌博、盗窃、传销、制假售假等传统犯罪向网络空间延伸。侮辱、诽谤等传统轻微违法犯罪,经网络传播显现放大效应,危害性升级。

4.威胁数据信息安全类犯罪常见多发,危害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数据信息日益成为重要犯罪对象。犯罪分子通过“撞库”“爬虫”“钓鱼”网站等方式非法获取企业存储数据,网络公司“内鬼”非法获取、出售公司数据等情况时有发生。

二、发布的8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依法惩治网络犯罪 助力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典型案例,主要包括:胡某某等人诈骗、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偷越国境案;高某某等人诈骗、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黄某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李某侮辱、传播淫秽物品案;王某某猥亵儿童、强制猥亵案;吕某某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开国少将”何克希肖像、名誉、荣誉权益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

上述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对网络空间的全方面治理,重点关注准确认定并严惩多发于网络空间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侮辱罪、“隔空猥亵”犯罪及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关人员